脐针特点:
1.一穴多治:脐针治疗,只取神阙,通过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疗多种疾病,无论是脏腑疾病还是疑难疾病,是急性疾病还是慢性疾病,疾病,涉及临床科目。
2.传统 技术一般是一针一穴,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。但脐针不同,只有神阙一穴,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,也可一穴多针。特别是在多器官疾病、多系统疾病、疑难疾病和危重疾病的病例中,一针多针技术应用更多。
3.一穴多效:既然一穴可以多治,就可以多效。在治疗中,只要思路正确,一穴可以多效,一针也可以多效。比如患者既有脑病又有眼病,又有口舌咽喉病,只用一针就能同时生效。这不仅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步骤,也减轻了身体疼痛和经济负担。
4.内外兼治:传统 疗法对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。相对而言,它不如脏腑疾病。但脐针不仅对功能性疾病和运动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,而且对一些脏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,对一些疑难重病也有很好的疗效。
5.操作简单、经济:脐带针采用1英寸毫针。目前,医药商店已经灭菌了一次性毫针,避免了交叉感染,携带方便。在紧急情况下,如果没有毫针,也可以用笔针或棍针治疗脐带,可以获得预期效果。但需要提醒的是,所有的替代品都不能刺穿皮肤,只要患者在相应的部位感到疼痛。脐带针投资少,回报高,不需要其他先进的医疗设备,也不需要辅助设施,只有一针一床就足够了!
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:
脐孔的周边壁称为脐壁,脐壁与脐蕊相连
皮肤凹陷被称为脐谷。这三个地方是脐针治疗的注射区域,脐壁是临床上*常用的。脐针的操作技术,定位是关键,定位是否准确,直接影响治疗效果,原则如下:
1.寻找压痛点:一般20%左右的患者可以在脐壁、脐谷、脐蕊处找到非常敏感的压痛点。疾病越急,压痛点越明显。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,一针就能见效。针的深度是0.5~1寸。
2.寻找皮下结节:由于长期疾病,许多慢性患者在脐带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,与皮肤颜色相同,质量硬,活动差,大小像小米粒大小,疼痛,但可以忍受。如果发现结节,则无需 ,病人一天可以用手指按几次。按压几周后,结节会自然消失,疾病会治愈。
3.脐洛书全息注射法:临床上,如果遇到运动系统疾病和急性疾病,可根据脐洛书全息律找到压痛点。如果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,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,然后取针。
4.脐八卦全息针法:临床上脏
内脏病,一般慢性病(未发现结节者)
根据脐八卦全息律,人体脐部可视为一个
后天八卦图,以脐蕊为中心,周围八卦
方扩散形成八卦的方向。在这个方向上,
左、右、左、右、右、右、右、右
根据后天的八卦,分别定下离、坎、震、赎、赎
坤、乾、浔、艮八个方向,通过八卦
找出相应疾病的相应关系,然后进入
线路治疗。例如,对于呼吸系统疾病,我们通常采取交叉位置(即右位置),即将针刺入脐带右壁,朝外方向,呈放射状,留针几分钟。如果肝病,振动位置(即左位置)很简单。
但这里必须强调两点:第一,后天八卦图的方向与地图正好相反。地图是上北下南,左西右东,后天八卦图是上南下北,左东右西。其次,在脐带针治疗中,上下左右方向是医生看病人,而不是病人本身的方向。例如,肝病在左(震动)位置,这是医生看病人的方向,在病人身上,肝脏在右位置,这不能错。
5.五行生克制化法
在临床实践中,我们经常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患者患有相同的疾病。我们采用中医八纲辨证法,区分阴阳、虚实、表里、寒热,采用虚则补其母,实则泻其子法,采用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相生相克的方法弥补其不足,泻其余。由于篇幅的关系,分为四种类型:合并法、我生法、克我法和我生法。针垂直扎,平补平泻,五土居中,属脾胃;如果针向上倾斜,重点治疗心脏或眼睛的疾病;针向下倾斜,重点治疗肾脏和膀胱;向右倾斜,重点治疗肺部疾病,以此类推。因此,脐针只能在神阙穴治百病。
后天八卦在脐针中的应用
1.干卦:头部疾病、胸部疾病、脊柱疾病、骨骼疾病、右脚疾病、硬化疾病、慢性病、旧病、伤寒疾病、异常变化疾病、急性暴力疾病、结肠疾病、结肠疾病、结肠疾病、便闭、神经系统。
2.坤卦:腹部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饮食停滞、水肿湿重、皮肤病(湿疹)晕、疲劳、慢性病、中气虚、癌症、肌肉无力、肿胀、危重病等。
3.占卜:筋、爪、脚、肋疾病、左肩臂疾病、精神疾病、狂燥、神经衰弱、歇斯底里、癫痫、神经过敏、惊吓、舞蹈、妇科疼痛症状、腿肿、多动症、创伤(碰撞伤)、突发症状、剧烈症状、咳嗽、声带咽喉疾病、贫血、肝肿、肝火旺、各种肝炎。
4.浔卦:肝胆疾病、感冒、中风、受风、神经症状(洁癖)、传染病、坐骨神经痛、淋巴系统疾病、抽筋、强直强硬、病情不稳定、哮喘、哮喘。左肩背痛、神经炎、胯骨病、胫骨病、气管、胸部疾病、胸胀气、宿酒痞满、忧郁、血管疾病、胆囊炎、胆石症等胆道疾病。
5.占卜:肾膀胱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、性病、遗精、肾冷水泻、糖尿病、血液病、出血症、免疫系统疾病、中毒(食物、药物中毒)、病毒性疾病、耳病、腰、脊、背病、心脏病、过度疲劳、渴冷病、病情严重 下窍疾病。
6.离卦:眼病、心脏病、小肠三焦病、幻觉视觉病、火烧伤、日照病、放射性疾病、充血性炎症、热病、发烧、尿黄、血液病、妇科囊肿、扩散性疾病、肥大(*腺肥大、乳腺增生、心脏肥大)等。
7.占卜:胃病、无食症、虚胀、鼻、手、脚、腰、背、麻木、指关节病、充血(血液循环不畅)、各种痘痘、皮肤过敏、肿胀(硬)、凸起炎症、疑难症、营养不良、肿瘤、结石症、血症、气血不通、男性生殖器疾病、女性 疾病等。
8.兑卦:各种口腔疾病(口、牙、舌、咽喉、口腔黏膜等)。)、咳嗽痰喘、胸肺气管疾病、胸痞(痞满、胀)、食欲不振、膀胱、尿道口、 轻微疾病、性病、低血压、气短、贫血、外伤(手术等金属刀具)、皮肤病、头部损伤等。
脐针处方歌
结肠坎艮干,时间20分;水湿坤运化,母离相助;喉痛水火济,艮坎盆腔液;震位运肾邪,坤离宫颈炎;治疗关节坤四肢,艮坤肉瘤皮痘;减肥坎坤;运气来坤饱肚;坎位调节内分泌;女加浔震苗条身;山泽通气一减肥;一周两次化气;水土合德二减肥;水火阳向坤祛湿;山泽加干疗打嗝;坎离消炎土泻火;山泽通气离白血;四正十全大补汤;起死回生一段时间;六天一次为生水;天地通督先天神;升阳四针左侧起;滋阴四针右侧行;消化四角离小肠;泌尿坎加山泽通;肺主气结兑癌;补肾男性干坎震;女人用浔不用问;乾金治肝降肠火;血压坤天泰;升阳三针坎震离;健脾三针震离坤;女性震为转化;调肺三针离坤;女性换位;补肾三针换坎;面肿离坤咳山泽。
脐针临床治疗原则:
1.治疗顺序:脐针在临床治疗中,其顺序是先取症状、次取系统,再取疾病。这意味着脐针在治疗中的定位应首先缓解患者*痛苦的症状,如急性腰扭伤。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而缓解,疾病也消失了。其次,根据脐带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,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。例如,支气管炎伴有咳嗽、咳痰,应属于呼吸系统,我们取脐带八卦全息(主呼吸系统),往往取得良好的疗效。有些疾病已经非常清楚了,我们可以根据疾病的全息定位直接治疗。例如,肝炎或胆囊炎,可以取相应的冲击位置或浔针。
2.手法原则:进针必有方向,下针必有补泻。因为脐针治疗不是传统的 学的定点治疗(多直刺),而是定位治疗(以脐蕊为中心,呈放射性地向外斜刺或横刺),在脐针的进针中带有明显的方位性,而这个方位的选择应该是脐针疗法的灵魂。有了方位,也就有了补泻。根据病情,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“虚者补其母,实者泻其子。”当然,临床上也采用手法补泻。
补泻的应用
(1)注射必须有方向,注射需要含有腹泻这是脐带注射的原则,其临床腹泻原则是根据五种元素的约束来确定的,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虚拟补充母亲,实体,为什么有些患者在临床实践中不取大比例,而是取小比例?在上述情况下,关键是患者不仅有咳嗽和哮喘,而且有便秘或动脉硬化和神经系统疾病,因此考虑到这些因素,可以考虑其他疾病。
(2)我生的方法:我生的方法是利用五行生的克制原则,采用我生来减弱病情的方法。临床多用于实证,其作用是腹泻。中医说生我的母亲,生我的儿子,生我的时候我强,生我的时候我腹泻。这意味着如果我用我的生活方法,我会虚弱、腹泻和虚弱。同样举上面的例子,肺实热证引起的咳嗽哮喘可以 脐八卦坎位,因为坎属水,脐右交位属金,金生水,金为水之母,金之子, 坎水使该地区活跃起来,以减弱其母兑金的病情。同样,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疾病。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了解疾病的八卦方向,然后了解五行的方向,然后根据生克关系选择具体的注射方向。
(3)克我法:克我法简洁全面,用克法制邪,临床作用为泻药。肺实热咳喘者也可以用脐八卦从区域进针抑制肺邪,从火到火,从火到金,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。离火为目的,为心;变成气管,为肺。在现代医学中,我们非常重视心肺的关系,心脏为人体
只有一颗健康的心脏才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器官,完成大小循环。如果一个人的心脏健康,一般来说,他的肺部疾病更容易治愈,反之亦然。所以在治疗肺金的时候,先强心火来克制肺金,克我就弱。
(4)生我的方法:生我的方法是补充,用于虚证、长期身体虚弱等脏腑虚弱,采用缺什么、补什么的原则,虚者补充。例如,肺虚咳嗽患者不仅可以使用 脐蕊(五土居中),也可取根、坤,这两个位也属土,培土生金,都能起到补母壮子的作用,又称补脾胃之气壮肺气。
脐针治疗注意事项:
1.禁忌症:儿童和孕妇不应接受脐带针治疗。对于大出血、休克、多器官衰竭、中风、急性传染病、晚期癌症、恶液质、低蛋白水肿、血友病、血液疾病、烧伤、骨折、挤压综合征,由于直接生命危险,不应考虑。
2.治疗时 :仰卧位一般采用。
3.针法:以脐蕊为中心,放射性向外斜横刺,一般深度为 强度:一般治疗中不提倡强 ,因为脐部特别敏感,只要注射就有效。但对于急性疼痛性疾病,可采用间歇性强 。
4.注射时间:注射后一般注射10~20分钟。急性病注射时间短,慢性病注射时间长,疼痛性疾病一般止痛即拔,无注射。
5.一般注意事项:饭后一小时进行治疗。脐前常规皮肤消毒,尤其是脐孔深、污垢多的患者,可以用松节油去除污垢,然后常规消毒。冬天保暖。
6.副作用:只要操作得当,一般没有副作用。 理论上,患者可能会出现晕针和滞针,但我还没有遇到任何情况。例如,使用强 可引起头晕、腹痛、恶心,严重者可能
呕吐。
齐氏脐诊法简介:
脐带粗糙似乎每个人都没有区别,事实上,不断变化,不同的形状,几乎很少有人是一样的。脐带的大小、脐带孔的深度、脐带雄蕊的高度、脐带壁的倾斜度都有所不同。观察脐带的诊断是观察脐带的这些变化来诊断疾病。正常人的脐带孔直径约为0.8-1.5如果直径超过厘米2. 0厘米,我们称之为大脐眼。直径小于0.5厘米,我们称之为小脐眼。一般来说,脐带的大小取决于胎儿期与母亲相连的脐带的厚度。脐带越厚,脐带越大,子体先天足,个体强壮。相反,脐眼越小,先天禀赋不足,个体虚弱。俗话说,脐大容杏,不富贵,说明脐大的人身体健康,事业上容易成功。因此,根据患者脐眼的大小,可以基本判断患者的先天禀赋和身体素质。
脐孔的深度取决于皮下脂肪的数量。皮下脂肪越厚,脐孔越深,说明营养状况良好。皮下脂肪越薄,脐孔越浅,营养越少。如果脐孔太深,说明营养过剩,应考虑脂肪肝、老板综合征、高血糖、高脂血症、高血压、高血粘度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痛风等。
圆形:脐圆丰富,下半部向上,提示血压正常,内脏健康,肾功能强,精力充沛,是男性*好的脐形。椭圆:脐椭圆是女性*好的,提示身体健康,卵巢功能好。
凸起:脐带凸起较少的婴儿更常见,或很少运动内脏张力减弱,内脏器官下垂。脐带凸起更常见的是严重的水肿,卵巢囊肿。也有哮喘的危险,表明肺、肾气将消失。此外,脐带凸应与脐疝进行识别。
凹形:脐陷于大腹是脾肾大虚之凶兆,多见于久泄、元气将脱,或见于暴吐之后。脐突然下陷为正虚邪闭的凶兆,多见于小儿瘟疫染身、毒邪内逼之证,病情险恶,预后不佳。
浅小形:此形人不论男女身体较弱,内分泌功能不正常,经常感到全身乏力,此为先天不足,后天气虚。此外提示精神神经系统脆弱,受 易诱发精神障碍。这类人易激动,有歇斯底里倾向。
闭合形:脐眼与脐孔密闭,形成一个闭合性腔隙,多见于中老年妇女。原因是皮下脂肪松弛,提示卵巢功能减弱。
移位:
脐位上移:脐向上延长成三角形为气滞、气逆的反应,临床上为肺、胃之气上逆,或肝气升发太过,或肝气郁滞之象。或提示胃、胆囊、胰腺有病。或腹内有较大的肿瘤,因瘤体的位置牵拉引起脐位上移。
脐位下移:多为肾虚、中气不足、内脏下垂、 脱出及脱肛。
脐位右移:多为气虚,可见于高血压、左侧肢体瘫痪。并提示易患肝炎、十二指肠溃疡。
脐位左移:多为血虚,见于各种贫血、寄生虫病人及右侧肢体瘫痪。也提示肠胃不佳、肠粘连、便秘。
色泽:脐部色泽的改变可提示机体内脏的病理变化,色泽又分全脐色和局部色两种,全脐色较易判定,而局部色则需根据脐八卦全息来判定相因的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。
扫一扫加好友
微信公众号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无极镇东关村人和街29号
联系人:业务经理
邮箱:674066617@qq.com